梅迪纳博士让大脑自由
一、成功的起源在哪里?
“好奇心就是一切,家庭环境是一部分”。我在《让孩子的大脑自由》一书中写过这样一个片段,能非常直观地看到我妈妈的教育观点:“我记得我3岁的时候,突然对恐龙产生了兴趣。每天我的房间都会换个风格,侏罗纪、三叠纪、白垩纪这些风格都尝试过。墙上都是恐龙的图片、贴纸和海报。地板和沙发上到处都是关于恐龙的书籍。妈妈还为我贴心准备‘恐龙食品’,并用恐龙的声音对话,彼此都觉得好笑。突然有一天,我的兴趣又变了。受朋友们的影响,我爱上了空间站、火箭和星系。很快,我的房间就换了风格,从大恐龙变成了大爆炸。爬行动物的海报被撤掉,取而代之的是,几乎占领了我家所有墙面的星球们。
在我的童年中,这样的细节不胜枚举。那时,我也就八九岁,我自己收拾的房间,从希腊神话风到罗马风。我明白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——一个人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,更重要的是,还有一个家人了解这一点。
二、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几个习惯是什么?
第一,保持好奇心; 第二,坚持不懈;第三,失败很平常,要好好失败(享受失败),从错误中学习才能远离失败; 第四,别害怕丢脸,特别是想得到一个有价值的东西时。
三、如何看待孩子看电视?
美国儿科医学学会明确告诫公众:应当禁止两岁以下儿童看电视。3岁以下儿童每天多看一小时电视,7岁前出现注意力问题的可能性上升10%,4岁以下儿童每天多看一小时电视,上学后欺负别人的概率上升9%。
我完全禁止看电视,即使是二手接触也是有害的。所谓二手接触,就是电视和孩子在同一房间,尽管孩子并没有看。我知道,这样说太令人沮丧了。
对此,我的建议就是——阅读、阅读、阅读!阅读对孩子的大脑非常有好处。即使是大人在读,而孩子只是在看,也会对孩子未来的习惯有着非常强大的影响。您可以称其为二手阅读。书是成本最低、回报最高的教育设备,它确实可以促使头脑发育。
当前,婴幼儿教育电子产品多得惊人,但看电视或影碟(DVD)会减少孩子的词汇量,而父母与孩子交谈时所使用的词汇数量和丰富程度,才会实实在在影响孩子的词汇量和智商。电视和影碟机鼓励了孩子被动的学习倾向。电视不是一个很互动的环境,1岁以内的孩子最需要和环境互动。因此,使用电子产品的最佳方式是找到主开关,然后关掉它
四、谁来带孩子?
在中国,即使在城市里,例如北京、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,半数以上的年轻父母往往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照看,自己很少陪伴孩子。心理学家提出,孩子在6岁之前,如果不能和父母建立亲密的依恋情感,可能一生都会缺乏安全感,同时在智力发育方面也会有负面影响。一个孩子和父母彼此连接的过程,早期经历是相当重要的。依恋就像慢干水泥,这一过程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。
五、顺其自然还是制定规则?
“教育孩子的关键是在自由发展智力和制定严格规范之间找准平衡点”。在开放的时代,许多中国父母以给孩子自由为追求,但由于溺爱,导致孩子没有规则甚至没有底线。所以制定规则及执行规则是非常有必要的,可以做到一个平衡。我们把此称为“归纳式管教”。
美国知名学者罗斯·帕克最新研究发现,有一个简单的方法,能使所有的惩罚变得更为有效,保持时间更长,而且效果更加内化——这是所有父母希望得到的。这个方法就是一个魔法句子,可以加到任何一个明确的指令中。
没有理由版:“不要追狗,否则你就要面壁罚过了。”
有理由版:“不要追狗,否则你就要面壁罚过了。狗脾气不好,我可不想你被它咬。”
帕克指出,当有理由版出现时,孩子的问题增多。理由包括对规则的解释和对结果的解释——即为什么规则会存在。这就使得指令的效果更加有效。
六、言传身教如何影响孩子?
著名行为学家斯金纳有段关于行为塑造理论。一种行为重复21天可能初步成为一种习惯,90天的重复可能形成稳定的习惯。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,可以为健康人格奠基。
我们都是习惯动物,但是习惯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学习。第一种是通过主动、直接的指导。父母创造规则并强制执行,直到孩子养成习惯。第二种是通过榜样,这是种更被动,却更有力量的习惯养成方式。孩子们是可怕的模仿者,特别是在早期几年,孩子的所有行为与行动都是模仿。如果你想养育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,首先就要成为富有爱心的父母。你无法帮助他们形成这样的习惯,但可以言传身教。行为多次重复后变成习惯。
一、成功的起源在哪里?
“好奇心就是一切,家庭环境是一部分”。我在《让孩子的大脑自由》一书中写过这样一个片段,能非常直观地看到我妈妈的教育观点:“我记得我3岁的时候,突然对恐龙产生了兴趣。每天我的房间都会换个风格,侏罗纪、三叠纪、白垩纪这些风格都尝试过。墙上都是恐龙的图片、贴纸和海报。地板和沙发上到处都是关于恐龙的书籍。妈妈还为我贴心准备‘恐龙食品’,并用恐龙的声音对话,彼此都觉得好笑。突然有一天,我的兴趣又变了。受朋友们的影响,我爱上了空间站、火箭和星系。很快,我的房间就换了风格,从大恐龙变成了大爆炸。爬行动物的海报被撤掉,取而代之的是,几乎占领了我家所有墙面的星球们。
在我的童年中,这样的细节不胜枚举。那时,我也就八九岁,我自己收拾的房间,从希腊神话风到罗马风。我明白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——一个人要知道自己喜欢什么,更重要的是,还有一个家人了解这一点。
二、人的一生最重要的几个习惯是什么?
第一,保持好奇心; 第二,坚持不懈;第三,失败很平常,要好好失败(享受失败),从错误中学习才能远离失败; 第四,别害怕丢脸,特别是想得到一个有价值的东西时。
三、如何看待孩子看电视?
美国儿科医学学会明确告诫公众:应当禁止两岁以下儿童看电视。3岁以下儿童每天多看一小时电视,7岁前出现注意力问题的可能性上升10%,4岁以下儿童每天多看一小时电视,上学后欺负别人的概率上升9%。
我完全禁止看电视,即使是二手接触也是有害的。所谓二手接触,就是电视和孩子在同一房间,尽管孩子并没有看。我知道,这样说太令人沮丧了。
对此,我的建议就是——阅读、阅读、阅读!阅读对孩子的大脑非常有好处。即使是大人在读,而孩子只是在看,也会对孩子未来的习惯有着非常强大的影响。您可以称其为二手阅读。书是成本最低、回报最高的教育设备,它确实可以促使头脑发育。
当前,婴幼儿教育电子产品多得惊人,但看电视或影碟(DVD)会减少孩子的词汇量,而父母与孩子交谈时所使用的词汇数量和丰富程度,才会实实在在影响孩子的词汇量和智商。电视和影碟机鼓励了孩子被动的学习倾向。电视不是一个很互动的环境,1岁以内的孩子最需要和环境互动。因此,使用电子产品的最佳方式是找到主开关,然后关掉它
四、谁来带孩子?
在中国,即使在城市里,例如北京、上海和广州等大城市,半数以上的年轻父母往往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照看,自己很少陪伴孩子。心理学家提出,孩子在6岁之前,如果不能和父母建立亲密的依恋情感,可能一生都会缺乏安全感,同时在智力发育方面也会有负面影响。一个孩子和父母彼此连接的过程,早期经历是相当重要的。依恋就像慢干水泥,这一过程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就开始了。
五、顺其自然还是制定规则?
“教育孩子的关键是在自由发展智力和制定严格规范之间找准平衡点”。在开放的时代,许多中国父母以给孩子自由为追求,但由于溺爱,导致孩子没有规则甚至没有底线。所以制定规则及执行规则是非常有必要的,可以做到一个平衡。我们把此称为“归纳式管教”。
美国知名学者罗斯·帕克最新研究发现,有一个简单的方法,能使所有的惩罚变得更为有效,保持时间更长,而且效果更加内化——这是所有父母希望得到的。这个方法就是一个魔法句子,可以加到任何一个明确的指令中。
没有理由版:“不要追狗,否则你就要面壁罚过了。”
有理由版:“不要追狗,否则你就要面壁罚过了。狗脾气不好,我可不想你被它咬。”
帕克指出,当有理由版出现时,孩子的问题增多。理由包括对规则的解释和对结果的解释——即为什么规则会存在。这就使得指令的效果更加有效。
六、言传身教如何影响孩子?
著名行为学家斯金纳有段关于行为塑造理论。一种行为重复21天可能初步成为一种习惯,90天的重复可能形成稳定的习惯。从培养良好习惯入手,可以为健康人格奠基。
我们都是习惯动物,但是习惯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学习。第一种是通过主动、直接的指导。父母创造规则并强制执行,直到孩子养成习惯。第二种是通过榜样,这是种更被动,却更有力量的习惯养成方式。孩子们是可怕的模仿者,特别是在早期几年,孩子的所有行为与行动都是模仿。如果你想养育一个富有爱心的孩子,首先就要成为富有爱心的父母。你无法帮助他们形成这样的习惯,但可以言传身教。行为多次重复后变成习惯。